- 技术原理
水生态修复技术包括“控源减污、基础生境改善、生态修复和重建、优化群落结构”四项技术措施。水体生态修复不仅包括开发、设计、建立和维持新的生态系统,还包括生态恢复、生态更新、生态控制等内容,同时充分利用水调度手段,使人与环境、生物与环境、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达到持续的协调统一。其中生态修复和重建要注意:1.种植水生植物要选择适合的种类和品种并合理搭配;2.生态修复要选择适当时机;3.生态修复要创造适宜的生物生长环境;4.合理养殖水生动物;5.提倡乡土品种,防止外来有害物种对本地生态系统的侵害。6.优化群落结构。
目前污染水体修复的方法主要有物理修复法,包括截污治污、挖泥法、换水稀释法等;化学修复法,包括投加除藻剂、投加治磷剂等;生物-生态修复法。包括水体曝气、投加微生物、种植水生植物、养殖水生动物、湿地技术等。
生态方法修复受污染水体主要包括人工湿地处理系统、河道直接净化技术、氧化塘处理系统、植物-土壤处理系统、水生植物处理系统、生物操纵技术等。
生态浮床又称人工浮床,是利用浮床的浮力承托水生植物,让水生植物得到一个固定的区域生长,有此水生植物通过发达的根系吸收水体中富营养物质,降低COD;同时人工营造一个动物、微生物良好的生产环境,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,
从而修复水生态系统,达到自然生态的平衡。它具有附着生物多、直接吸收水体中氮磷成分等特点,对浮游植物的抑制、提高水的透视度等方面成效显著,适用城市湿地景区的水体处理。
- 施工图例

